那届比赛中,作为德国60一代代表中锋的克林斯曼,将德国足球的传统和时代结合做了初步尝试。在美国生活日久的克林斯曼将美国棒球训练的很多方式带入球队,为球队的体能锻炼和战术细节磨练带来不少新意。德国人在保留了传统硬朗打法的同时,球风变得更加犀利快速,开局4比2对哥斯达黎加的胜利至今仍是揭幕战的经典战例。

阿萨莫阿等一批移民球员的加入,也丰富了德国球员的风格和特点,为这支球队此后逐渐转变球风打下了基础。最终在那届被德国人称为成功起点的本土世界杯上,德国人完成了新老交替,也走出了从低谷到高潮的第一步。

作为2024欧洲杯的形象大使,阿萨莫阿代表了德国移民球员入选国家队的开端。

以上都是史话,对于如今的弗利克而言,没有太大参考价值。德国足球的大环境早已今非昔比,大量移民球员的融入,让德国人不再会发出“代斯勒是德国队唯一指望”的呼声。德国队在世纪之交人员青黄不接的困惑,现在早已不是让人头疼的问题。

问题在哪?还在战术风格上。2006年世界杯,克林斯曼的入主和他任用美国棒球训练方式的做法,曾经一度引来大片质疑,只是在成王败寇的竞技体育环境下,具备说服力的成绩让争议之声逐渐消弭。矛盾的始终存在,也让克林斯曼没能成为革命果实的享受者,他的助手勒夫在此后承继了一切。

从快速进攻到传控至上,勒夫为德国队奠定了成功基础,也随之走上了一条偏执之路。2014年的世界杯冠军成为勒夫坚持这一打法的充分理由,结果在4年后反成为他的罪状。

作为世界杯第一射手,克洛泽延续了德国盛产大赛射手的传统。然而在他之后,日耳曼战车彻底失去了接班人。

任何战术打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制造终结,然而在克洛泽、马里奥·戈麦斯之后,德国足球在中锋位置开始出现严重用人荒。这和德国足球在世界杯成功后大肆强调技术作用,缺乏对传统中锋球员的悉心培养有关。和曾经德国球员高大硬朗擅长对抗的形象相比,穆夏拉为首的年轻一代擅长盘带持球,脚下技术比起前辈们有了明显提高,但也同时缺乏德国足球传统的终结技巧。

作为助教见证了德国在2014年的成功,又在此后执教拜仁有突出成绩,弗利克本该是接班勒夫的最合适人选。但他对于传控足球的执念,恰恰成为德国足球重新出发的拦路石。小组三战,德国人陷入困境的因由都是一个套路:攻势无法转化为胜势,彻底终结比赛的悬念。关键时刻又只能回归传统依靠中锋救场,然后屡屡收获奇效,下一场比赛再重新循环。

承担了全村希望的菲尔克鲁格却始终不被弗利克视为首选方案,弗利克的固执被认为是德国出局的罪魁。

球迷们对于菲尔克鲁格首发的盼望成了对戈多的等待,始终得不到回应。弗利克一面依靠菲尔克鲁格续命,对其能力和作用大加赞赏,一边又在实战中固执己见,把全然找不到位置和状态的穆勒顶上锋线,对穆勒、格纳布里、萨内和穆夏拉的拜仁系攻击线无条件信任。结果是球队在射门转化率上低得惊人,首场对日本在京多安和穆夏拉的浪射中错失扩大比分杀死比赛的良机,第三场对哥斯达黎加又在控制不力的情况下被对手实现反超。至于打西班牙?明眼人都看到了吕迪格在高空作业中的攻击作用,弗利克偏要等到山穷水尽才祭出菲尔克鲁格这张底牌。

德国人的总结报告里,对弗利克的批评显然将占据极大篇幅。德国球迷的失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这样一个小组里,德国人原本有十足的能力和把握突围而出,却因为主帅不停在坚持和纠错的节奏下自乱阵脚而被淘汰出局。在穆夏拉们的使用上,弗利克也没能尽到教导者职责:放任拜仁小将在比赛中不顾实际情况沉迷于个人盘带突破浪射,只会让他的视野变得狭隘,传球和配合意识变得薄弱,对他的成长毫无裨益。单就本届比赛的表现来评断成长情况,穆夏拉显然比同联赛的贝林厄姆要差得多。如此一来,2年后的欧洲杯,德国人又去指望谁?

个人首届世界杯穆夏拉和代斯勒一样收获了无边赞誉。但在球权合理分配和个人射术精研上,穆夏拉还需要打磨。

海涅在《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里写道:“伪善的老一代正在消逝……新的一代正在成长。”卡塔尔的冬日没有童话,但德国人仍在新人的成长中感受到了希望的降临。只是这份希望需要更多的思考来维系:已经被证实不符合球队实情的传控打法,应该如何得到改良?固执又自负的弗利克,是带领球队走向未来的合适人选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中國歸化滑冰選手冬奧連2天摔倒 網民氣炸出征官方審查也壓不住
人民日报 2000